今天和爱琳娜同学吃饭,她说她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每天6点半起床1点睡觉,每天坚持投5家公司
知道什么是差距了...况且人家还是个美国人...本来罗里罗嗦的抱怨随着2块PIZZA一起消化掉了
今天和爱琳娜同学吃饭,她说她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每天6点半起床1点睡觉,每天坚持投5家公司
知道什么是差距了...况且人家还是个美国人...本来罗里罗嗦的抱怨随着2块PIZZA一起消化掉了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就我知道的说,欢迎大家来拍砖
(1) 当收入相同的人缴纳相同税收时我们说税收具有横向公平性。可是税收相同的人却不能获得同样的退税,A和B在美被征税和被退税的条件都相同--他们合法地被征收相同的税并且合法地有同样数量的退税额。但是由于A不了解这些(根本不是写给人看)的表格和程序,B比较了解,那么他们两个人被成功(注意是成功)退税的额度是不一样的。没有人会对A的无知负责。总之,义务是强加的,而权利永远都是去争取的。
(2) 当更有能力付更多税的人付更多税时我们说税收具有纵向公平性,比如累进税率。这样税收就起到很“社会重新分配”作用。现在的情况是,有能力付更多税,一般情况下是那些富人会得到更多的退税,而正真需要退税的人得到退税的过程却非常艰辛。
我假设:退税得到的净收益=退税额-得到退税的成本。考虑三中情况:
(1) 前10%的富人,他们可以请律师专家研究税表研究政策,从而得到退税,而且他们有能力支付。
(2) 后10%的穷人,他们没有钱可以去请律师,但由于他们的时间机会成本比较低,他们可以自己完成,但是以他们的教育程度,准确无误完成的可能性很低。虽然社区州政府都在提供各种各样的免费咨询,但是这些服务的宣传永远都无法到达真正需要的人。这里存在一个选择偏差的问题:比如州政府的免费辅导填写税表的宣传在网站上贴出,较穷的人本来信息就比较闭塞不知道如何来改善自己的生活,那么他们也很少知道有这种服务的存在。(指望一个生活在贫民窟里的人天天去刷政府网站么?)
(3) 中间的人,这群人很难说,因为理性地判断获得税收收益和付出税收成本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还不算更复杂地计算金钱的时间价值...他们很大可能不知道怎么正确填写,要花很多时间填写,收集各种证据,他们不大可能请律师,但是他们可能使用咨询服务。
最后唠叨2点
(1) 其实退税的重点在于报税么?我问一个很白痴的问题,为什么要报税,IRS不是比我清楚么?
(2) 我为什么唠叨那么多:因为我是一个时间机会成本很高的穷人.(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自己的吧-_-|||)
这些早在大四应该做的事情在2年之后全部都要做一遍.很久没做过这些事情了不免有些生疏.
我投的职位是HSBC的International Manager (IM).这不是一个Entry Level的职位. 虽然它说招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但是从他的申请表和后来的问题就知道了,和有些管理培训生的项目完全是两个级别的- -|||
申请流程如下: 网申-->网上测试-->电面--FINAL (当然以我的水平,FINAL肯定是不行了~)
我就说一下今天电面的过程好了,网上关于这个职位的面经只搜到了2篇- -|||我也算是比较早的炮灰了
美国东部时间7am(英国12pm),电话响, (是女人的声音~华丽丽的英伦音先吧我砍倒了,重演了每次看哈利波特前10分钟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的场景)
开始问答,分为3个部分
(1) your understanding about IM.
(2) Why do you think you will be successful.
(3) What challenges do you expect.
(4) How do you know about our program.
II. Business Skills
(1) How to prioritize your tasks to meet the deadline.
(这种问题看看很简单,其实我每天都在为这个烦恼,但是我觉得回答得并不是非常好,有些牵强,并没有很好的逻辑和结构,所以面试官又追加一些小问题- -|||而且还有如果相似的场景发生怎么改进)
(2) Leadership.
(怎么想到去lead的,结果怎样,又被问怎么改进)
III. Customer Service
(这个问题其实对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我来说很难的,我根本就不太理解什么是Customer Service,尤其在这种Banking的背景下.于是我就又扯了一下自己是怎么在做Project的时候去了解当事人需要之类的)
*最后我问了一个失败的例子.(不知道为什么放在CustomerService里面,反正我回答里完全没有客户- -|||只说了自己怎么准备但是就是不行)然后她又问了我失败感言
--------感言的分隔线---------
能到这里我其实已经很开心啦,首先是因为我的经历得到了他人(并且是我很崇拜的IM)的认可,而且也做了从来么有做过的测试题,而且还和HSBC传说最牛的团队IM中的一员进行了一次对话.我想作为一个学生来说我的经历还算Ok但是如果和那些有着很多世界各地工作经验的人比起来,那自然是无聊很多了.不过人生的路还很长,积累各种经验非常重要
其次,在YY自己多么牛的同时也是在鞭策自己,要像简历里写得那么好,于是最近几天的工作都很认真积极,另外通过这次面试我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有欠缺,比如Customer Service...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非常注意在这一方面的锻炼.
最后,想说的是,光靠勇气和小聪明是远远不够的,经验是王道,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坐在那里YY就牛了
HSBC这一页算是翻过去了,去不了FINAL也很开心,非常生动的一课,也算是过了个非常有收获的春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