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羽泉的一个很旧的视频,黄金十年的演唱会,这个片头字幕如下:"十年前,你在哪儿?在做什么?十年前,你的梦想是什么?十年,你经历过怎样的爱情?十年,你改变了多少?我们比十年前更快乐吗?我们的十年怎么会过得这么快?我们的故事一切,从1997年的夏天开始..."兔男同学碰巧在线,于是把这个LINK发给了他,他回应了一篇BLOG,中心思想是:比十年前更自由,但是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后来他电话里讲了很多,我觉得他讲得对,表示赞同,最后他来了句:Micky啊,你今天怎么这么配合的啦.好吧,的确很多人觉得我始终是很逆向的一个人.回布朗后的第一个礼拜投了些简历,成效显著,面过Moody's和将要面Deloitte.都是我非常梦想的公司啊[虽然电面必挂].第二个礼拜去United Technology Corporation面.在康州Hartford.路途遥远.铁路还在修.正在觉得很没前途的时候,青兰在我面前说了很多康州的好话,说康州车比麻省好开,说康州住房舒适,说UTC实力雄厚经济危机都不裁员====,然后杨洁同学也很有意去那里发展,最重要的是,石宁直接车我过去面试了,2个小时的车程啊...Hartford的确看上去比Providence发展得好多了.UTC给我签了8月到12月Co-op,我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希望12月的时候能有个Full Time的机会,这次再失业就真要离开美国了...这么说起来,我又顺利了一次.之前一边读书一边申请费了我不少心思,绝对有轻微的神经衰弱,这样也才面了大概5到6个,电面必挂,唯一的一次On Site,聊得很欢,可是后来因为我能开始工作的时间太晚就把我拒了,不过对方是个好人,把我拒了之后的一个月又给我写信说我们可能还有机会,到时候我会联系你...所以总得来说我也没投很多简历,这个夏天也不用专职找工作了.从这个过程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最新版的简历被回应率高多了,虽然大多数都是保险公司在网上搜到简历然后要我去卖保险的- -|||,写作能力也应该有所提高.之前我还跟青兰说很多公司肯定都是被我的coverletter吓跑的...但是投Deloitte我也写了cover letter,人家还采我了...对于将要开始的UTC的新生活,我还是很兴奋.虽然我看上去并不是一个传统保守的人,但是我喜欢这样传统发展稳定的百年企业胜过Google之类的,而且直觉告诉我这会是一个能将我过去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的地方.于是现在开始看车,总感觉有车有房才能算真正独立.虽然目前资金来源还是父母...想着我爸妈还真是宽容啊,为我提供资金,搭建平台,唉~不得不承认,我个人的能力真是太弱了...所以爸妈的话一定要听...让石宁同学发了一个车的链接给我,觉得有点搞笑...
21
Jun 10
夏至
14
Jun 10
Waiting for Summer
昨天开始又去游泳了...我也太废了,2个来回之后只剩下了拿块浮板漂的力气了T.T
我过去的好耐力都不见了啊〔其实过去的很多东西都在消失啊...杨晨曦同学要保持啊要保持啊要〕
回家时候看见窗台上的花盆〔里面的菊花已经枯萎了一年了的说...],发现里面神奇地被按了几个烟头,都是老爸做的好事啊...
03
Jun 10
吃和睡的生活啊
防火楼梯总给我夏天的感觉,好像那是用来乘凉的一样.
一觉睡到中午,中午给爸爸妈妈打了个电话确认他们安全到达上海后继续睡到青兰喊我起来吃中饭.
在哥大对面吃完盖浇饭在大街上晃了一圈,回家又继续睡到青兰喊我起来吃晚饭.
这个公寓有旧式的电梯,狭长的走道,闷热.真的好有感觉啊.身上的汗出了一层又一层.和念本科时候的感觉一样
听青兰讲各种神奇人的故事,看各种人的照片,纽漂的悲欢离合比电视剧要精彩得多.
人各有志.我还是想做个健康快乐的人.
02
Jun 10
在纽约想到的
今天下午在JFK送爸爸妈妈上了飞机后(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在机场送人),穿越了大半个曼哈顿岛找到了青兰.于是接下来的2天就暂且宅在哥大这边.
纽约的不适合居住的理由有N多,但是我总能找出N+1条吸引我的理由.远眺曼哈顿,脑海中只会浮现出2个字--"帝国",才会知道什么叫"水泥森林",而我熟悉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相比之下只能叫"水泥树林".
在纽约的大街上走,不时听到天空中呼啸而过的飞机,不知道有多少人带着梦想来,留下遗憾而离开这座神奇的岛.也算是名校毕业的我在两年前这样来,不知道多久以后会以怎样的状态离开.
"飞跃"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由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深厚的人文情怀支撑起来的教育.和爸爸妈妈在波士顿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哈佛的毕业典礼,校长讲话里一字未提商学院培养了多少精英,反而强调的是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在布朗,虽然老师会请高盛,麦肯锡的人来客串,也很鼓励学生去和他们直接交流,但从不讨论薪水,今年有多少人进了这些公司等等.
当然,以上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而现实和我的本科经历差不多.摩根斯丹利和贝恩的招聘会比图书馆见到的人多,平时上课不见踪影的兄弟会姐妹会的帅哥美女全部都出动了,比里那些上东区的更光彩照人,并且他们能继续光彩照人下去.传说投行10个空位,8个招了GPA 2.0的橄榄球队队长以及兄弟会的帅哥,2个招了GPA 4.0的亚裔.昨天在校内上看到一篇类似于"哈佛校长如是说"的帖子,讲到本科生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因为可以培养领导力,然后例证华尔街多少NB的人出身橄榄球队队长...对于这个论点,不否定也罢,但这肯定不是出自于哈佛的校长(校内上很多帖子看了就有想抽的冲动).华尔街招人更多的不是看你的领导力与才干,橄榄球队队长除去领导力之外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华尔街,或者一个"少数派"所面对的美国社会.
还好,美国社会的理想和现实在我的体验之中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天平的两端一上一下发出奇异的光芒使我没有和爸爸妈妈跳上同一架飞机飞回上海.
本科第四年毕业的时候曾和某位牛老师谈话,谈完之后的感觉就是我是为那些NB的投行咨询而诞生,大学毕业之后应该尽快找一条使自己"功成名就"的道路,比如咨询-->名校MBA-->更好的咨询.始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咨询/投行,到底该怎样实现我的价值.抱着"想既然我被定义为美国咨询公司诞生,那我就直接来美国吧"的想法而离经叛道,2年来在一个并不舒服的地带四处碰壁,但却越来越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将要怎样实现自我价值.这比单纯地"要成为牛人"要实际的多.
写不动了,照片慢慢上...
@N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