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行杂记 -- 徒步第三天 (Lares Trek)

由于提前到达目的地,本次徒步的最后一天格外惬意。早晨被透过帐篷的阳光晒醒。帐篷外,陆续来了几支其他线路的游客,这里是他们的起点。

我们营地所在的温泉正准备开发成度假村,远处有在建的小别墅和铺设中的水泥路,施工材料堆放在一旁,汽车颠簸着经过,尘土飞扬。周围村子的居民现在还经常来这儿泡温泉,享受自然的馈赠。不知道如果将来要收门票了,他们的生活会不会变得更好?

最后一天,随行厨师竟然就地取材搭了炉子为我们烤了一只蛋糕。我们举行了简单的散伙仪式(给小费仪式),合影留念。导游Hever说他们其实都是当地的农民,乘着农耕空闲出来赚钱养家。年纪最小的马夫只有20岁,但已经是5个孩子的爹了。

至此,三天的徒步暂且告一段落,随行人员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只有Hever带着我们去马丘比丘了。我们三人中午坐小中巴离开温泉,预计傍晚到神圣山谷(Sacred Valley), 再从神圣山谷坐火车去马丘比丘。

汽车音响里传出时而欢快时而忧伤的西班牙吉他,小中巴司机陶醉于山路间每一转弯与起伏。途径几个村庄,总能见破败的土屋和翻新中的水泥房,路边杂草里随意丢弃的塑料瓶和包装袋,马路上卷起的机动车尾气和尘土。我联想起在建中的温泉度假村,想这大概就是“发展”吧。前两天在山里偶遇的几家人似乎还过着原始农耕生活,人类的力量这时对自然来说微乎其微,而随着工业化的到来,人类集体生产的力量便会打破自然原本的生态系统,带来混乱与废墟,只有当这个社会足够发达时,才能有意识和能力重建一种新系统,一种融入了人类文明的系统。只是新系统里的自然已不再是最初的自然。比如美国东北部的一些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但看到山间平坦的高速公路和森林里设施完备的露营基地时,顿时会觉得这里充满了人工的气味,虽然秀美壮丽却失去了野性和灵性。

随着汽车颠簸,我在迷迷糊糊中思考睡去又醒来。太阳快落山时,我们到达神圣山谷中心广场,拍下了刻在山上的神的侧脸。坐在广场周围昏暗的咖啡店里,点了一份速溶而未泡开的热巧克力,开始吃散伙前厨师为我们打包的炒饭。席间聊起了宗教信仰,Hever说起西班牙殖民者来到这片陆地传福音的历史,充满了遗憾但却能感觉到他作为印加人后代对他们原本信仰的自豪。对于他的祖先,神就是他们看得见和赖以生存的自然,所以“神在心中”就显得抽象而不能接受了。我提起前些天在库斯科广场看到山顶上的耶稣像,Hever说:“你知道为什么要建在山顶吗?因为山对我们来说是神,他们要站在上面。”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类似于电影《普罗米修斯》的猜想:所有古老文明之神都会指向同一源头。因为即使是同一现象,由于每个文明理解记录表达方式的偏差,以及无数历史事件的影响,都会使祖先留下的讯息失去本来的面目。

第三天几乎没有消耗什么体力,但脑力消耗了许多,并且心情特别悲壮。晚间终于坐上了去马丘比丘的火车。神圣山谷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这儿的火车站也成了比较大的集散中心。车厢里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我们这种野外徒步了几天看起来特别狼狈的,也有仅仅来景观游拖着拉杆箱画着浓妆的。身边的美国人高谈阔论,日本人专注地翻阅漫画。我和石宁两个人讨论了一路,主旨就是:如果不亲眼看到,永远不会真正理解“大自然鬼斧神工”是什么意思。

(下图中最右浅蓝色衣服的是导游Hever,最左深蓝衣服的是马夫也就是5个孩子的爹,靠在栏杆上的是陶醉的中巴司机)

全部照片

Trek Team

Tags: 秘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