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视觉化@Harvard 笔记(1)

今天秉着工作的名义开始整理上礼拜在哈佛培训的笔记。内容主要来自工程和应用科学院Hanspeter Pfister教授的讲义,不过我会不谦虚地加入自己的理解,也会重新组织这些材料。虽然非常基础,虽然这些概念方法已经涉足甚至已经占据我们学习工作的全部,但对于这样一个有趣又发展快速的领域,希望这样的积累会有所贡献~分享时请注明原出处哦。

1. 什么是数据视觉化(data visualization)?

visualization在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中有两个意思

  • the formation of mental visual images

  • the act or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in visual terms or putting into visible form

那么什么是数据视觉化呢?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定义,但中心都围绕着:用图像和表格表形式表现数据,携带传递其中的信息。

米奇: 虽然第二个解释贴切地描述了我们根据数据作图作表的行为,但第一条解释告诉了我们行为的动机。我们用眼睛看到信息/数据,在脑海里会形成一种印象,有感情有偏见,我们视觉化的,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印象(虽然这不一定是对的)。刚提到“信息”和“数据”两个概念,到美国之后上过的所有课,没有老师提过其中的差别,大家用"data"用得理所当然。回想起来也只有在中国时反复被讲反复被考。两者的关系简单说就是:信息是数据加工后的结果,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2. 数据视觉化的目的是什么?

记录信息,分析数据支持推理,检验假设,交流分享观点意见

3. 为什么需要数据视觉化呢?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f Data” - Joe Hellerstein, UC Berkeley “Visualization is really about external cognition, that is, how resources outside the mind can be used to boost the cognitivecapabilities of the mind.” - Stuart Card, User Interface Research group at the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 数据视觉化可以帮助我们思考

  • 用感性表达认识(use perception to offload cognition)*

  • 作为一种外部工具提高我们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 增强我们的认知能力

米奇:各种信息爆炸。虽然从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到现在还是过了我的半生,但真正感受到爆炸的日子并不久,并逐渐从爆炸带来的兴奋新鲜变成了头大。对数据的认识,每个行业的人不尽相同。但基本上,从一个女生的角度看,总是还是无聊的多,总是和工作相关,科学研究,银行交易,经济增长等等。直到最近开始用一些fashion网站自我娱乐地分析自己的穿衣风格时才开始觉得这玩意儿对我来说不仅仅只是吃饭的工具了。人们都在上网,QQ人人微博豆瓣,去音乐网站无限听歌,去视频网站无限看电影,加上各种吐槽,假如收集这些数据40年,一个人的半生就清晰了(脑海里的记忆终究不靠谱),这也是我一直写Blog的原因,宁可慵懒地写年记,也不愿意轻易地注销Blog,这些数据,将会是我成长的财富。最后,作为开篇的结语,我想说,虽然数据视觉化的功用很大,可在很多时候我把它当做一种艺术来欣赏。


*这句翻译感觉不太对,希望指正



Tags: Data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