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写我和石宁两个人的H1B的小故事,虽然都是旧闻了。
先写我的。我是文科专业,2010年时规定只有12个月的OPT。我的OPT于2010年8月2日开始,所以貌似是2011年8月1日结束。新公司在2011年5月时开始帮我办理H1B,算上加急办理的钱总共就几千吧,真的也不算贵。但公司开出的条件是一年内离职将如数奉还。
我于2011年6月底结束在原公司的实习,7月初入新公司。中间搬家休假2个礼拜,在OPT中,无工作状态2周身份还算合法。新工作开始后,从8月2日开始,到9月30日,用的是cap gap extension(公司在OPT过期前已经开始递交H1B申请就自动适用了)。但保险起见,我还是向学校要了一份新的I20,说明我从2011年8月2日到9月30日是F1-OPT身份。虽然这种东西也没有人看,但在填非居民外国人的各种表格时,总是会涉及到在美国的各个阶段逗留时间和对应的各种身份一栏。
作为F1来美国前总觉得I20特别神圣,但后来在学校国际学生处发现发这玩意儿就像发草纸一样(我想起我刚进高中时,忘记是什么事情被罚违纪单一张,一个学姐安慰我说,别担心,GZ发违纪单就像发草纸一样)。由于我还用过CPT,从布朗毕业时I20竟然有6份。但是这种轻视的态度终究是危险的,我以为H1B也是这样,以至后来差点悲剧了。
H1B的材料是一叠纸,包括一张1797A(绿色的,和SEVIS的收据一样),律师填的表格几张,公司介绍和我的个人材料复印件(成绩单啊,学位证书,简历什么的)。这些东西以后都要带进带出。
2011年11月初,我回国在上海签证。H1B基本不会拒,至少不会因为移民倾向被拒,因为法律规定H1B的持有者可以合法地寻求永久居民身份,所以只要材料是真实的齐全的,基本都水果。我的悲剧发生在VO收了我的I797A,一旦离开那个窗口想要回去找VO说几句是不可能了,立刻会被保安支走,连哄带骗说会随护照寄回,结果再也没有寄回。
教训就是,自己的东西,尤其是原件,在被收走时一定要问清VO是不是特意收走的,如果他说随机抽查什么的,也要问问有没有收据之类的不然以后说不清。感觉VO其实都还可以,我遇到的那个绝对没有随机抽查的意思,就是糊涂了忘记还了。I797A是H1B最重要的一张纸,在入境时会被抽查。我那次胆战心惊地用了复印件过了,但被告知下次得要原件。
回美国后找律师要求再办一张,当时我仍然以为I797A和草纸一样,天真地认为移民局只要把我的资料调出来打印一张就好了,但事实是,律师要重新填一堆表格要求移民局发一张"duplicate I797A"。费用貌似是移民局收$450,律师收$300,零碎的快递钱,耗费时间不详。这笔钱让我不安了好一阵子,但后来公司说可以报销,但还是那个条件,如果一年内离职的话将如数奉还。
最后要说的就是H1B工作许可一发管3年,3年后可以在续,再3年过期后就不能续了。想想也有道理,用了工作签证6年的人对自己的未来也该盘算下,要么回老家,要么申请绿卡吧。工作许可和签证是不同的意思,签证还是一年一次的,但如果不离开美国,就不需要签了。至于我,对续签和绿卡都不太有兴趣。下次再贡献这种文章,可能就是神马海龟归国记吧~~
---石宁故事的分割线----
石宁在大三时(大多数学生选择出国交流的年级)来美国交换,当时他交换的UIUC给他发了J1(访问学者签证),这签证有必须满足回国2年服务的要求才能申请H1B,而石宁只有大四最后一年在中国。所以石宁在申请H1B之前又去中国使馆那里搞了豁免。也是折腾了一圈。不过他是工程类的,有2年多的OPT时间。
现在国内有些大学允许学生以个人名义申请交换学生。就算可能会延迟毕业时间,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毕竟之后绕山绕水的路多着呢。不过,在美国学校发什么签证的问题上要留意。
不断告诫自己当北美成为意淫工具时,我也只会剩下躯壳。寻思回去,想起GRE小王说的红宝书也是无数先辈的血泪结晶时,感慨万千。我是喜欢那时候的自己的,可感知的怂的勇气:P。快点回来吧!
Tags: H1B and 糊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