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转载文章的,但是周博士的文笔太好了,还是转一下
向大家推荐她的BLOG:上帝在掷骰子么 http://mujun.ycool.com/
社会学的博士~看问题的深度是不一般的
包租婆是米奇的房东,“包租婆”是米奇给她取的绰号。包租婆今年四五十岁(1)的样子。最近脚上做了点手术,走起路来还得撑个拐杖。包租婆在College Hill的富人区里有一幢房子,但是很显然她不属于“富人”的行列。她的房子在整个社区中可能要算最破,更加麻烦的是她最近似乎遇到了经济危机。
包租婆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是她的失业。失业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我们到美国后的两三天。包租婆很坦诚地把这个事情告诉了米奇。她还说她一点都不喜欢原来的那份工作。于是我们也不知道失业对于她来说究竟算好事还算坏事。包租婆先前的职业是公立中学的美术老师,据她说学校里全都是黑人和墨西哥人。在美国似乎这两种人凑一块就会令人感到很绝望。反正她说她讨厌一切和她以前职业相关的东西。
于是包租婆的房子看起来更显得落魄。客厅里堆得乱七八糟也没人收拾,即使是用来出租的房间中也堆满了她自己的东西。作为一个美术老师,她房间里挂了很多自己的绘画、摄影作品(2),基本上超出了我们的欣赏能力。她家里还有成摞的国家地理杂志(3),这东西买起来很贵的说。房子的地下室用来做工作室。里面有个画画的台子,周围更是乱得走都走不进去。我们看着包租婆家的地下室,都禁不住把它和什么秘密杀人案联系在一起。
包租婆的厨房同她的客厅、地下室一样乱。水斗里留着历届房客留下的锅碗瓢盆,单从款式和花纹上来看,它们应当来自世界各地。让人郁闷的就是那些盘子好像被人洗过又好像没被人洗过,更让人郁闷的是包租婆似乎喜欢随手从水斗里拿出一个盘子就用来喂猫。
对了,包租婆有一只猫。纯黑的猫,两只眼睛是绿的(4)。包租婆家里也没有老公和孩子(我们又不好问“您结过婚了吗?”),唯一跟她亲的就是这只猫。开始的时候,米奇每天早上都会听到包租婆把这只猫叫做什么什么son(儿子)(5)。后来发现她并不是认猫做了儿子,而是给猫取了个名字叫做handsome(英俊)。对此我们只能感叹,米国美术教师的审美眼光确实不同凡响。
包租婆似乎从来都不做饭,每天回到家就从冰箱里拿出点牛奶面包麦片之类混啊混啊就吃下去了。好在她不反感米奇做饭,也不反感我扛着一口锅去她们家做油烟四处飞溅的红烧肉。(厨房里没有抽油烟机,不过也没有火警报警器,还好。)她头一回见到我的锅,就不禁感叹,这样一口好锅要到哪里才能买到啊!我故作镇定地跟她说,是从中国带来的。(这样的一口好锅只有在中国才能买到!)包租婆,开开眼吧!包租婆只有俩小的煮汤锅,还有一个我们用来烙饼的小平底锅。包租婆没有咖啡机,还向我们炫耀她那个装了小马达的粉碎机(用来粉碎咖啡豆)。包租婆家里有个微波炉,但是在我们过去之前,一直都放在最高的柜子上——也就是说从来都不用。包租婆家里还有个小烤箱,看上去十年都没用过一回。
厨房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小块砧板,砧板上有些红的绿的花纹(6)。我们就拿下来当砧板用了。用了好多次包租婆都没发现,直到有一次米奇在切菜的时候被包租婆撞了个正着。只见包租婆大惊失色尖叫起来:It's for decoration!(是用来装饰的!)于是我们再次感叹米国美术教师的审美眼光实在太奇特了。米奇还不忘借机bs她一下:用来装饰的?我不知道呀。在中国,这种东西我们都是用来切菜的。
包租婆帮过我们两回忙,一次是开车带我们到hope high school去赶集;还有一次是到外面捡回来个别人扔掉不用的桌子卖给我了。所以这人基本上还算nice。只是当我第一次去她们家里,看到她喜好澡就裹了一半浴巾跪在地毯上一点一点往外挪的时候,还是被雷到了。
看样子包租婆也不准备好好找工作。今天出去会朋友明天出去游泳。为了增加收入,她最近把自己住的那间房也腾出来出租了。我看到她一个人拖出来个床垫放在客厅里。看样子她是决心靠收房租过活了,即便自己睡客厅都在所不惜。米奇说这美国人怎么这样不求上进啊。作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我们自然是没办法认同这种生活方式的。她怎么就不像中国的老百姓那样,时时刻刻揣着一颗渴望发家致富的心捏?
(1)确切说了是50多了
(2)她喜欢做女性身体模型……而且有很多梵高的书,很贵的,每本都很贵,估计是从图书馆拿的
(3)我看到过1925年的,估计也是从图书馆拿的
(4)和国内那种曾经一度非常流行的笔袋差不多
(5)后来我跟她说中国有很多女人都喜欢把自己称作宠物的妈妈,她一听觉得很高兴,也会对猫说:mom is here
(6)她说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多么久远啊)
周博士每天都会更新~米奇就是高频出现的词汇之一,大家也可以去她博客上了解我那浑浑噩噩的生活--
Tags: